第356章 闯王末路(1/3)
孙传庭看不上邓玘这部客军,他打算从陕西本地招收兵员。
秦人自古骁勇善战,民风彪悍,再加上唐代以后,陕北土地贫瘠,生存愈发艰难,因此才造就了好勇斗狠的三秦百姓。
不仅底层老百姓能打,陕西本地的卫所屯兵,只要粮饷充足,也是其他地方正规部队难以比得上的。
哪怕是喝了西北风,也能造就李自成、张献忠、刘宗敏等狠人。
而许多陕西的将门,那也是有真才实干的,毕竟没两把刷子,轻易镇不住这些巨寇。
比如左光先、牛成虎等人,便是陕西将门中的佼佼者。
以延绥总兵为例,从嘉靖到崇祯,一共四十五任延绥总兵,其中就有二十九人是陕西本地出身。
而下面的参将、游击更是不计其数。
本着“以秦兵制秦贼”的思路,同时也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与地方势力的关系,孙传庭才决定新军全部招募秦人。
他的赞书师务陈继泰熟读兵书,于是主动请缨,负责参与招兵和初期的编练工作。
在陈继泰的严格筛选下,这批新募的秦兵,个个都是熟练弓马、精通剑戟之辈。
在军纪方面,孙传庭丝毫没有放松,依旧维持着铁血手腕。
对于犯错误的兵丁,任何人哪怕是立过功的将领,他一律严惩不贷。
即便是帮他练兵有功的陈继泰,孙传庭也照样毫不徇私。
这位陈师务,因为倚仗京衔,在地方上嚣张跋扈,甚至公然贪污受贿。
孙传庭为严肃军纪,毫不犹豫地上书弹劾,将其罢免。
其执法之严,由此可见一斑。
为了把这支新军带出来,孙传庭更是事无巨细,亲力亲为。
每一把新制出来的武器、甲胄等军械,他都要亲自查验质量好坏;
行军布阵、安营扎寨、进攻掩护、撤退收兵等战术细节,孙传庭都会不厌其烦地向各级军官反复讲解、耳提面命。
当然,孙传庭也吸取了之前兵变的教训,在严格治军的同时,极大改善了兵员的待遇。
这些新募的秦兵,不仅能保证一日三餐,足额饱食,斩首赏格更是高达每级五两,并且都是现银,从不拖欠。
正是严纪与厚饷结合,再加上主帅倾注心血的情况下,孙传庭才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,硬生生练出了一支铁血秦军。
就连高迎祥的老营精锐,也不是这支秦兵的一合之敌。
见伏兵杀出,紫荆关内的白广恩也带着人冲了出来,从前方夹击高迎祥所部。
战场形势急转直下。
前锋在关下死伤枕籍,后军被冲得七零八落,中军更是被打得节节败退。
郑嘉栋率部左冲右突,拼命向闯字大旗靠近。
“渠帅!顶不住了!”
“赶紧撤吧!”
高迎祥环顾四周,只见麾下兵马已有溃散之势,他也知道今日恐怕难以善了,再拖下去恐怕要全军覆没于此。
他一咬牙,招呼身边的亲兵:
“弟兄们,随我突围!”
“往南走!撤出去!”
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,他准备舍弃大部队,只带核心老营
糜汉小说提供了就爱啃鸡翅创作的《大明: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》干净清新、无错版纯文字章节: 第356章 闯王末路在线免费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