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章 新的协会(3/3)
制。吃的粮食都是定量,细粮少,粗粮多,油水也少。
油水少,自身的定量肯定不够吃。很多人今天都是带着一些粗粮来这边的。
江成打算弄些粮食来给大家改善一下,买些高价粮,聚会吃馒头也比有些人带窝窝头在身上强。
主要是弄一个协会什么的,能把这些人拉拢到一起。改革以后,这些人按照年龄也不少到了退休的时候了。
当然了,搞科研的,被返聘很正常,但江成可不会让这些人走。
可以说在改革初期,国内的科研人员是出现了断层的。年轻一辈的因为知青下乡的原因,还有很多科研项目停止。
就算还有一些被推荐上了大学的人才补充,因为很多科研项目停止,让很多人无法进入一些科研项目的深造。
我国在改革后,逐渐成为世界加工中心,还有就是牺牲环保,回收国外的各种垃圾。其实也是跟缺乏高端人才有关。
崇洋媚外,觉得国外的东西就是好,其实这也是一种客观的事实。
按照历史,本来我们国家一开始就是在工业方面努力追赶国外。然后在六十年代本来就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还停了十多年的发展。
改革后都是老一辈技术人员在挑担子,但是老一辈的科研人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,年龄大了,思维固化了。
工业落后国外,国外的东西就是比国内好,在工业圈子内,这是常识。只不过后来演变成一些盲目的人,什么都推崇国外的。
江成的想法很简单,趁着改革后自己还能折腾的动。而且刚改革那些年,国内也的确比较务实。
在国内风气还很不错,能给各种政策的时候,直接把目标放到国际上。国内那些小打小闹的行业,就留给国内的人去折腾。
八月份,依然是由汽车厂牵头,组织这些需要‘劳动’的人去农村插秧。
江成把让大家每人交一块钱的会费,然后交了会费的,当天一人发三根香烟,四个馒头。
不过光交会费,也没有协会的名字。其实江成在起名上一直有点中二,好处是他自己也知道他起名不太好。
按照江成的想法,他的目标是改革后带领大家创造一个新的中国工业,目标是引领世界。这协会的名字江成觉得叫‘创世’会比较好。
但江成怕把自己想的协会的名字说出来,这批好不容易组织在一起的,他们直接原地解散了。
大家啃一个馒头都算改善伙食了,你他娘的直接创世,知道你想法的是目光放在世界上。不知道你想法的,还认为你对这个时代不满,想拉山头起义呢。
目前是一个月聚一次,一次交一块钱。四个馒头肯定不值一块钱,但还有香烟呢。而且有多的钱,江成也说了会给大家弄其他物品。
大家是都没有意见,而这个协会暂时也没有名字,大家也不在乎。
大家在乎的是积累了一个月的想法,可以开始跟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了。
糜汉小说提供了三斤面创作的《激情年代: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》干净清新、无错版纯文字章节: 第三十一章 新的协会在线免费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