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二十九章 学而时习,知行合一(1/3,求月票)(1/3)
大慈恩寺,大雁塔下。
李僩抬头仰望大雁塔顶,然后侧身问:“朕听说,释迦牟尼的舍利,藏在这地宫里,当年曾经被人盗过?”
“是!”大慈恩寺主持神色平静的合十,道:“当年是韦驸马在数日之间,便将舍利从洛阳巡回,那是极大的功德。”
李僩轻轻点头,他的目光重新看向大雁塔顶,一时间有些出神。
李辅国和大慈恩寺主持站在皇帝身后。
默然不语。
……
韦谅站在稍微远处。
和李岘,李泌,李暐,张巡,元载,李白,杜甫等人,静静的看着。
这大慈恩寺,是高宗皇帝为了纪念母亲文德皇后所建。
大唐历代皇帝,常在三月十五,前来大慈恩寺上香,为文德皇后祈求冥福。
今日是正月初六。
李僩趁着正月提早便过来了。
一样的为文德皇后祈福,同时也希望文德皇后能够在地下,庇佑大唐历代先帝。
其中就包括去年刚刚病逝的肃宗皇帝李亨和玄宗皇帝李隆基。
人是一个很擅长忘记的动物。
即便韦谅也是一样。
李隆基死了半年,韦谅对他憎恨隐约已经消失了。
甚至如果没有特意提,韦谅几乎已经将他忘掉了。
但今日在这大慈恩寺,当年隐约的记忆,又回到了脑海中。
韦谅第一次随李隆基到大慈恩寺,那个时候,还是贺知章在。
也就是那一日,贺知章向李隆基推荐了李白。
现在,贺知章不在了。
但他的学生李泌还在。
李白今日也在。
皇帝也成了他的孙子。
韦谅下意识的看向李泌,李泌似乎是察觉到似的,转过头对着韦谅点点头。
那个时候,李泌已经在贺知章手下了。
就在这个时候。
前面的皇帝和大慈恩寺的主持说了几句,然后转身便朝着大慈恩寺外走去。
群臣立刻躬身,然后跟着皇帝一起离开了大慈恩寺。
马车晃晃悠悠的离开了大慈恩寺。
就在马车出晋昌坊的时候,皇帝突然下令,去崇业坊,玄都观。
大唐以道教为国教,而崇业坊,就是长安城内第一大道教宫观。
大唐皇帝崇道,谁也不例外。
……
郑国大公主府。
夜色之下,书房一片漆黑。
一点灯笼打起,侍女在前面引路,和政随在后面,一起来到了书房。
烛灯被点亮,坐在桌案之后的韦谅清晰的出现在和政的眼前。
只见他身体微微靠后。
似乎已经睡着了。
和政摆摆手,几名侍女这才躬身而退。
和政上前,在短榻上坐下,然后看向桌案之上的密信。
就在这个时候,韦谅的声音响起:“皇帝今日在玄都观的时间和在大慈恩寺几乎相同,皇帝对大慈恩寺和玄都观的供奉也几乎相同。”
和政并没有奇怪韦谅没有睡着,她看着密信问道:“怎么了,有什么问题吗?”
“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,但却是有着大问题。”韦谅微微摇头,说道:“往年的时候,皇帝去大慈恩寺,就是去大慈恩寺。
皇帝去玄都观就是去玄都观,两者不会放在同一天。”
和政微微皱眉,侧身看着韦谅问:“就是放在同一日,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吧?”
“看起来,是没有问题的。”韦谅叹息一声,说道:“但是如果细细琢磨,公主就会发现,皇帝在玄都观要欢喜很多,而在大慈恩寺,多少有些不自在。”
和政略微琢磨,道:“大唐皇帝历来崇道,也没什么问题吧,只要不胡乱服用丹……”
话说到一半,和政停了下来,然后满是好笑的看着韦谅道:“驸马不会是担心皇帝服用丹药吧,那些都是皇帝老了之后才会去做的事情。”
“大概是为夫多虑了吧。”韦谅摇摇头,说道:“今日在大慈恩寺,皇帝在李白和几名道门高功的陪伴下,在玄都观祭祀,然后又来回游览,神色很欢悦,而这种欢悦,为夫会担心成为皇帝日后多去玄都观的引子,而李白……”
“怎样?”和政下意识的问道。
“李白好丹药。”韦谅看向和政,有些担忧的说道:“在冀州的时候,李白便和汉中王一起闲散游玩,同时又炼制丹药,偶尔竟也有成,如今到了长安,一旦闲暇,他难免会故技重施,万一……”
“驸马多虑了。”和政握住韦谅的手,低声道:“陛下身边,常年有楼观道的人在暗中相随,如果说丹药影响,楼观道的人还在李白之前,而皇帝之前没有在意,那么之后很长时间,应该也不会理会。”
“希望如此吧。”韦谅坐直起来,看向和政道:“再有几日,为夫就要离京了,宫中的事情,不必多管,朝中的事情也不必多问,家中的安危,左右金吾卫,京兆府都有为夫的亲信在看着,所以只要不出长安城就没事!”
和政惊讶的看着韦谅,低声问:“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,让驸马如此不安!”
“也没什么。”韦谅摇摇头,想了想,但还是说道:“陛下不比先帝,对为夫能完全信任……”
看到和政要说什么,韦谅直接止住她,说道:“这很正常,为夫和陛下相处的时间少,而在东宫自然有和陛下相处的时间多的人,他们比为夫更受陛下信任,而他们难免要走往高位,所以难免争斗。”
稍微停顿,韦谅说道:“不过以为夫的地位
糜汉小说提供了太清妖道创作的《大唐:请陛下归天》干净清新、无错版纯文字章节: 第五百二十九章 学而时习,知行合一(1/3,求月票)在线免费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