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章 李林甫身边的罗希奭,安禄山身边的严庄(2/3,求月票)(3/3)
后在宫中也不必太小心,便是出了事情,宫外还有阿兄帮你兜着,整个京兆韦氏,永远都是你的家人。”
“嗯!”永和用力的点头,眼角满是泪光。
韦谅伸手在她鼻尖上点了一下,好笑的说道:“都多大了,还哭鼻子,好了,回去吧,阿兄走了!”
“表兄慢走!”永和赶紧抹了抹眼泪,然后看着韦谅远去。
……
紫宸殿。
内殿。
太后韦氏看到永和回来,低声问道:“你表兄和你说什么了?”
永和一愣,随即赶紧将怀里装金豆子的袋子拿了出来,同时将韦谅说过的话,认真的说了一遍,然后看向母亲问:“阿娘,可是有事?”
“没什么,以后太极宫那边少去就是了?”韦氏将袋子塞回到永和的手里,然后稍微侧身,眼神凝重起来。
刚才,韦氏问太子的时候,韦谅的回答是他的话太子听进耳朵里。
什么叫做他的话,太子听进耳朵里了。
韦谅是太子少傅,他上课教导太子说的话,太子不仅应该听进耳朵里,还应该切切实实的记在心里,然后去领悟思考其中的道理。
韦氏是知道韦谅的能力的。
韦氏从天宝开始,便在先帝的身边多有谏言。
他的一些话,便是先帝都要念叨琢磨很久的。
还有皇帝。
韦谅是皇帝的太子少保,皇帝前几年,甚至还有些不成器,是韦谅在皇帝身边言传身教,皇帝才逐渐转变过来的。
他虽然不是什么天下大儒,但他的学识,教导别人的能力,尤其是教导皇帝太子的能力,绝对是当世顶尖的。
但是,他对他教导了一个月的太子的评价,是他的话,太子听进耳朵里了,而不是学会领悟了。
要知道,在民间,还有另外一句话,叫做左耳朵进,右耳朵出。
所以,他对太子的教导,太子根本没有听进心里去。
但是如今,从太极宫传来的消息,是太子在听了韦谅道教导之后,变得潜心求学,温润贤良。
但是韦谅今日说,韦氏莫名的感到一阵后脊发凉。
怪不得韦谅说,她才是宗室的定海神针。
让永和平时不要乱跑,留在她身边就好。
大唐有这么一个太子。
不出事才怪。
……
转眼,正月十六。
韦谅离京。
糜汉小说提供了太清妖道创作的《大唐:请陛下归天》干净清新、无错版纯文字章节: 第五百三十章 李林甫身边的罗希奭,安禄山身边的严庄(2/3,求月票)在线免费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