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四章 看死太子,护住汉王(3/3,求月票)(3/3)
键的,吐蕃不弱啊。
十一年的休养生息,即便前年被韦谅重创一次,即便是吐蕃赞普亡故,但是他的实力还是在迅速的恢复当中。
硬碰硬,大唐即便是能赢,恐怕也要损失惨重。
所以,他们需要韦谅用清醒的头脑统帅全局,这样,所有人才放心。
皇帝抬头,问道:“今年天下秋收情况如何?”
李岘站出拱手道:“回陛下,今年除了初夏的时候有所干旱之外,其他节气都很好的应对,根据户部上呈的消息,今年天下丰收,赋税已经大体收缴完毕。
年底前除直接运到长安的,其他会分批运到洛阳,然后从洛阳转运,直到漕渠冻结,剩下的明年天暖后运到长安。”
皇帝点点头,说道:“今年丰收就好,这样,该调往陇右的,调往陇右,以备大战……是啊,以逸待劳,粮草只要运到兰州,鄯州,轻易就能够运到西昌州,要是再运到苏毗,麻烦就大了。”
“是!”群臣齐齐拱手。
“粮草,军械,被服,兵员,战马,全部都要准备妥当。”李僩看向达奚珣,道:“达奚爱卿,这些就全部交给你来负责了。”
“臣领旨。”达奚珣肃穆拱手。
“西北的战事筹备先这样,有任何变化,再来通告朕。”稍微停顿,皇帝说道:“赋税,刑律,还有明年的科举,百官的考察,都要妥善准备。”
“是!”群臣拱手。
“杜卿,你新任工部尚书,内外诸事不可小视,天下沟渠桥梁道路船只军械等等,全部都在你的掌控当中,不可懈怠。”李僩认真的看着杜鸿渐。
“臣领旨。”杜鸿渐肃穆拱手。
“好了!”皇帝抬头,看向众人道:“今日就到这里吧,诸卿回去吧。”
群臣齐齐拱手:“臣等告退。”
……
殿外的脚步声逐渐远去,李僩不由得松了口气。
随着他在位的时间越来越长,天下越来越多的掌握在他的手上。
一切也越来越从容。
侧过身,李僩看向李辅国,问道:“今日的奏本还有多少没有看完?”
李辅国走到了西侧的桌案之前,看了一眼,然后将上面的三十多本奏本全部都搬到御案之上,拱手道:“陛下,这是最后的三十多本,看完这些,天下各州刺史这一月的禀奏,就全部看完了。”
“嗯!”李僩点点头,神色严肃起来。
天下各州刺史,起码每人每个月都要送一本奏本到皇帝手上。
有的甚至十日一本。
通过这些奏本,皇帝在脑海当中,构建出了地方的大体模样,然后加上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信息填充,这就是天下。
当然,这里面必然有人撒谎,也有人出错,这些就需要皇帝来判断和甄别了。
这就是李僩登基一年以来,对天下的掌管。
他当皇帝的时间,还很短,还需要更多亲信的人手到地方去,同时需要将更多的人拉为亲信,才能让所有人都说实话。
“一本本看吧,争取今夜看完,明日,朕就能稍微轻松一些了。”李僩笑笑,然后低下头,开始处置奏本。
地方官员上奏的内容五花八门,有的重要,李僩需要多看几遍,有的不重要,写一句“朕知道了”,就足够了。
别小看这一句话,很多时候,这一句话便足够让地方官员感激,痛哭流涕。
当然,更多是警示。
告诉地方官员,皇帝在看着你,这样他们在做事的时候,就不敢胡乱来了。
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,一本奏本,一本奏本的看完,终于……
放下了手里的细竹金笔,李僩身体稍微靠后。
御案之上,已经没有一本奏本了。
整个天下,逐渐的呈现在李僩的脑海中。
安西,朔方,陇右,河西,关中,河南,河东,河北。
山南,剑南,淮南,河南,岭南,黔中,安东,安南。
天下从去年秋,到今年秋,所有的地方刺史呈送奏本也不只一本,但没有一个是没有上奏过。
即便是是河北剑南,各州刺史都越过各节度府,都督府,黜置使府,向皇帝单独呈奏。
李僩特意查看了河北和剑南的情况,然后又和六部的消息进行对比,河北剑南诸州呈送上来的公文清清楚楚,没有任何欺瞒,也没有任何遗漏,一切干干净净,
河北各州刺史和韦谅之间,的确有一定的上下关系。
但是在各州刺史心中,皇帝还在韦谅之上。
韦谅是在代替皇帝行事。
李僩彻底松了口气。
这些日子,隐隐约约的,都有人在提醒他警惕戒备韦谅。
他不相信韦谅会出事,但也不希望他会出事。
现在一切证明,韦谅没有出事。
甚至明年之后,他就会离开河北。
吐蕃之战后,他甚至会离开剑南,然后专心地方。
到时候,李僩会将东都留守给他,兼任御史大夫,处置天下事。
起身,皇帝平静的说道:“就这里吧。”
“喏!”李辅国拱手,然后一边让人收拾一边追上皇帝。
……
两仪殿东上阁外。
李僩站在台阶上,眺望立政殿,看着黑暗的殿宇,平静的问道:“皇后已经歇息了?”
“是!”李辅国躬身,说道:“汉王睡的早,所以皇后也就早早歇息了。”
李僩目光看向万春殿,问道:“太子呢?”
“太子依旧是平日读书,早晚请安。”稍微停顿,李辅国谨慎的说道:“太子偶尔看望汉王,也和汉王玩闹,不过一会就离开了。”
“多看着点。”李僩转身,朝着甘露殿走去。
“是!”李辅国沉沉躬身,脸色沉重。
糜汉小说提供了太清妖道创作的《大唐:请陛下归天》干净清新、无错版纯文字章节: 第五百三十四章 看死太子,护住汉王(3/3,求月票)在线免费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