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.25 你们呀,真是害苦了朕!(1/3)
第六卷
6.25你们呀,真是害苦了朕!
八月上旬过半。
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覆盖整个京畿,连续数日没停,大大缓解了自年初以来的旱情,很多百姓甚至跑到地里,淋着雨哭拜,感谢此时赐下的甘霖。
以至于短时间内,龙王庙成了香火最旺的地方。
但在不同的人眼中,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。
他们甚至不一定注意到这些事情。
紫禁城,大明宫,御书房。
林锐来这里的次数不多,哪怕他早已是公认的兵马第一人、绝对的小朝会核心人员,平日里却基本不来——他自己不会主动,大皇子陈琢似乎也是如此。
但今天的情况不同,因为无关于个人意愿。
“殿下,此事确定吗?”吏部尚书赵升表情极为严肃。
“赵全!”陈琢直接转头喝道。
“奴才明白!”锦衣军北镇抚司堂官立刻躬身应下,随即转头看向一众大佬,“消息是从金陵传回来的,因为已经传开,可以说是妇孺皆知。
从本月初开始,有个......谣言到处散布,说先帝驾崩不像朝廷说的那么简单,因为朝廷却秘不发丧,必是心里有鬼,实际上太上皇早已下诏,传位四殿下——”
“赵指挥,就凭他一张嘴吗?”户部尚书刘先冷着脸打断他。
“有太上皇圣旨。”赵全表情发苦,“以及太上皇专门交到四殿下手里的全套龙首宫印信作为证明;还有,朝廷早已对外公布的死讯中,就有周贵妃和四殿下。”
这话一出,在场的文武大佬全都沉默了。
很明显,义忠郡王陈现吸取了教训,准备先争取舆论支持,而且方法极为精准,算是打在了京城朝廷的七寸上——心里没鬼,何必隐瞒靖安帝的死讯?
太上皇的圣旨当然可以伪造,陈琢的问题一样解释不清。
儿子不为父亲发丧,光是一个“不孝”就足以压死人。
太上皇更是早早埋下钉子,在陈现逃出京城前,把龙首宫的全套印信交到他手里,“优先级”高的吓人,对外甚至可以解释为“临终嘱托”,碾压京城这边。
陈琢手里倒是有靖安帝留下的“皇帝之宝”玉玺,全套的其他印信肯定也在,比如作为半官方用途的“大明宫印”、纯私人用途的“安王府印”等等。
问题是,上述证据已经站不住脚,先是一个隐瞒死讯,再加一个拒不发丧,对上的又是太上皇的“临终嘱托”,直接把陈琢的所有“话语权”都破坏了。
现在的情况下,哪怕是朝廷把消息传出去又如何?
“父死子继”?四皇子陈琼也是靖安帝的亲儿子。
皇后娘娘?他让二皇子陈理“过继”的事情人尽皆知,至今还不办仪式,似乎另有不同的“想法”,谁知道是不是偷偷对陈琼下杀手,结果没做到让人跑掉?
这才逼得周贵妃不得不带着儿子跑去金陵躲避追杀。
陈琢的“监国”?
说不定是母子合谋,按照“玄武门继承法”搞事情呢?
一堆问题在前,义忠郡王陈现以前的事情反而没那么重要,因为他这次不是自己登基、对京城搞“靖难”,而是扶持陈琼,先天上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。
他连皇位都可以不要,能有多大问题?
以上内容不算太复杂,对御书房中的各位文武大佬来说,真的是一点就通、毫无困难,只是不能说到明面上,很明显,这些对陈琢来说同样很简单。
“诸位爱卿可有良策?”半晌,他忍不住问道。
结果不出所料,所有人都在低头找蚂蚁。
“兵部?”陈琢只能沉着脸点名。
“回殿下,若是需要出兵平叛,老臣可以马上整备。”牛继宗的回答斩钉截铁——问题是,他的引申含义同样很明白,如果不是打仗,那就别找我。
“礼部?”陈琢自然明白意思,立刻转换目标。
舆论嘛!
“回殿下,老臣刚才就考虑过,事情不简单。”礼部尚书吴伦难得扔了句废话,然后才字斟句酌的说道,“太上皇除了那些印信外,还留下什么别的吗?”
比龙首宫一堆印信还有“话语权”的东西?
“我看你是在为难我胖虎!”
“林爱卿?”陈琢的脸色更难看了,突然看向角落。
正在走神的林锐愣了一下,完全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情。
“殿下,微臣有个问题需要赵堂官回答。”他想了想才开口。
糜汉小说提供了二手电瓶创作的《红楼晋升之路》干净清新、无错版纯文字章节: 6.25 你们呀,真是害苦了朕!在线免费阅读。